(一) 学位论文定义 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 7713—87)中,学位 论文的定义是: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 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科技论文包括两大类:一是科研工作中的研究报告、科学论文、学术专著;二是高校或研 究机构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可见,学位论文只是众多论文中的一种,也是学生为获取相应学位而撰写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论文。跟一般论文相比,学位论文有其特殊性。比如,一般论文往往需要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或在正式的学术会议上宣读、演讲,会后又被收入 会议论文集中,这些论文正式发表后,就是公开出版物,你可以较容易地检索参阅它们;但学位论文是一种灰色文献,不是正式出版物,有些学位论文还有保密要求,通过答辩后就放到学 校或学院的图书馆里,可以供人检索查阅。学位论文经过修改和编辑加工后,也可以以论文和 专著的形式正式发表。
(二) 学位论文的撰写步骤 撰写学位论文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最初的提出问题到最后的论文完成,需要花费大量的 时间和精力。其步骤可分为选择课题(撰写开题报告)和研究课题两部分。选择课题包括选 题、搜集资料、明确论点。研究课题包括通过实验、实习或调研,为论点获得足够的论据后, 撰写学位论文的正文部分,以及其后的修改和定稿。
1.选择课题,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 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 作用。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所研究的选题有没有价值,研究 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要想写好开题报告,必须认真研读文献,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别人都做 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切人点,因此,文献调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会相当程度地影响开题报告的质量,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 开题报告有相对规范的文本格式,要表述的主要内容有:一是论文选题的背景、理由及研 究的意义;二是文献综述,这个综述应该展示开题人对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的 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及其所受到的启发,同时还要指出前人研究哪些方面的不足,为自己提供进 一步研究的空间;三是本人的研究工作计划,包括研究目标、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 或特色、拟采取的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等;四是论文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五是研究基础与论 文撰写的进度安排;六是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包括中英文文献。 在进行开题报告时,要重点报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选题价值与意义,主要介绍你要研 究和讨论的学术问题是什么;二是研究内容与方法,主要介绍你研究的核心内容、思路、方 法、创新点是什么;三是研究基础与困难,主要介绍你的研究准备工作情况和存在的困难与疑 惑有哪些,希望得到参加开题报告评议专家的哪些指导。
2.研究课题,撰写论文 开题报告通过后,接下来就是研究课题,学位论文的撰写。 学位论文有严格的编排规范。一般顺序是:封面、扉页、声明、目录(含图表目录)、中 文摘要、英文摘要、导言(引言)、正文(章节、脚注等)、参考文献、致谢、附录。 导言是学位论文的灵魂,负责阐明文章主旨、梳理学术史、介绍研究方法和所使用材料 等。一篇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翻一下它的导言就基本上一目了然了。 一般而言,学位论文的导言应该包括这几个要件:一是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阐明本项研 究的意义;二是前人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即本项研究学术史的梳理;三是作者将怎样研究 或解决这个问题,阐述本文的主旨即独创性命题;四是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材料。 正文部分是学位论文的核心,占主要篇幅,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实验和观测 结果、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等,最后形成论点和导出结论。不管是博士还是硕士研 究生,学位论文特别强调和突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位论文 写作的基本要求如下:
(1)观点明确观点明确是学位论文写作成功的基础。学位论文一般运用演绎法,先提出(归纳)创新点(或观点或结论),然后演绎分析。虽然不特别强调观点“正确”,但在观 点的描述上应力求做到条理清楚,语言简单、平实、明确、直接、容易理解,能正确、准确地 使用语言。
(2)逻辑清晰逻辑清晰是学位论文成功的保障。要求论文的框架结构体系比较完整, 逻辑清晰。在写作前,要根据论文的研究框架和体系仔细推敲论文的二级大纲,在正式写作时 要细化论文的三级提纲,确保论文的逻辑框架与研究思路保持一致。
(3)论证充分论证充分是学位论文写作成功的前提。所谓论证充分,就是论文所采用 的论据和论证方法要具有说服力。
(4)行文规范行文规范是学位论文写作成功的底线。注重学术规范,讲究行文格式, 特别是在研究方法上要做到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