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2
摘要:在危机传播中,媒介发挥的作用,对地方政府形象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当今遇到的危机传播中,地方政府应透明、公开相关信息,正确的引导舆论,把握自身的媒介话语权,树立良好的形象。本文就以危机传播中的湖北媒介形象进行一些研究。
关键词:危机传播;湖北媒介;形象;研究
一、危机中传播媒介之间存在差异
危机,一般情况下分为直接危机和间接危机两种,而直接危机又分为人为与自然危机两种。数据表明,之前政府在处理危机事件中,一般情况下在遇到自然危机时,会积极的全面公开造成危机的原因与处理方式,此时政府的形象是正面的受群众信任的。而在遇到人为的危机事件中,一般情况下政府采取的态度就是,首先不公开或不透明公开,然后在受到社会的舆论与质疑后才开始逐渐公开,这样政府造成的影响是负面的,会降低群众的信任。
例如,在湖北石首事件(“6.17”事件)中,由于石首永隆大酒店的一名厨师的非正常死亡,引发了一场警民对持、武警与围观群众之间发生冲突的事件,这件事件震惊全国,同时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这个事件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死因质疑事件,而是升级为社会深层的群众仇官与仇富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人们会想到当地的政府是否存在贪污腐败的现象?引起群众猜测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在这个事件中,政府采取信息不公开、不及时、也不透明,这直接导致事件变得复杂,使得社会各界议论纷纷,小道消息甚至的谣言满天,导致群众对事件产生种种猜测和误解。而俗话说,一言可以兴国,也可以亡国。在这个事件中,群众质疑的就是自杀的死因的言论,而当地电视台在事件发生两天后才正式发布信息,并且在没有明确依据的情况下指出:“初步判断是自杀”,这不得不让人猜想:“其中是否存在黑幕?是不是酒店老板贿赂当地官员了?”因此,激起更多的民愤。最后,在中央领导人的重视下,该起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才公开出来。由以上事件中可以看出,湖北政府甚至我国各地政府,存在一些隐瞒信息的现象,而媒体在这些事件中,起初并没有什么作为,导致群众从不同的渠道获取各种信息,信息的不准确激化了事件的发展,而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也大打折扣,不利于政府在危机传播中运用媒介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传播媒介对危机事件处理分析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媒介传播信息制度还存在缺失现象,对事件的监测与控制也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同时还存在传媒受政治制约的现象。这样的情况导致我国在遇到危机时,信息不准确,没有危机事件相关准确的报导。而政府的第一应对政策就是先保密,然后再想应对策略。这样的危机意识与信息传播观念,导致群众没有知情权,社会舆论越来越多,容易激起民愤,导致事件的恶化,同时,地方政府的形象在群众心中也会恶化。
例如,在处理2009年的湖北邓玉娇事件时,由于邓玉娇受到地方官员的骚扰挑衅,出于自卫刺死。刺伤镇政府人员,这件事情当时引起了全国的轰动。相关政府在处理这起事件中,信息依旧采取不透明公开,如:邓贵大等人为什么会去休息室?怎么又恰巧碰上了邓玉娇呢?另外还有一些疑点也没有公开,如:在邓玉娇拒绝邓贵大等人的无理要求时,为什么还要缠着郑玉娇不放呢?另外在处理案件中,由于政府受到社会的舆论与质疑,在判决邓玉娇无罪的条件中发现一条,因为邓玉娇有抑郁症,难道没有抑郁症的人就不可以正当防卫的权利吗?这样的处理态度不得不引起群众猜疑,相关政府在处理官与民、穷人与富人之间的案件中,能保持公平公正的执法态度吗?另外,在这起案件中,一开始相关的媒体也没有明确的报导,更没有实事求是的想外界公布公共信息,掌空舆论主导。
三、媒介传播合理的处理危机方式
针对以上情况,我国在08年正式开始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一条例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信息公开建设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同时,政府与相关媒体可以以此条例为依据,在危机发生后,相关政府可利用权威的信息源优势,为群众公正、公开、透明化公布相关的消息,把握社会舆论的指导权,从而使群众能准确的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远离谣言,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晚会政府的形象。
例如,东方之星沉船事件:重庆轮船公司的的一艘东方之星轮船,在从南京驶往重庆的途中遭遇罕见的强对流天气,导致轮船在湖北监利水域沉没。在该起事件发生之后,政府立刻采取相关的行动:相关部门(交通运输、解放军、武警、公安等)组织拉网式的搜救,与此同时,相关的媒体对该起事件在第一时间,发布一些当天时间段最新的消息。为群众提供力准确的信息,减少了社会各界的猜疑与谣言的传播。另外,媒体在发现群众质疑:当天“龙卷风”是否存在时,中国气象局短时间内派出相关气象专家,赴沉船现场进行调查,勘察确认之后为群众解开疑惑。在处理这起危机事件中,由于政府将事件的相关信息透明、公开,减少了社会各界的猜疑,同时也实现了政府与群众的互动与有效的沟通,从而使在发生这起案件中,我们惋惜之余,增加了对政府的信任感,同时增强了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凝聚力。
四、总结
在当今社会中,在遇到社会危机时,政府首先应使传播媒介及时、透明公开一些政府鼓励性、积极性的态度与处理方法。在安抚群众、取得群众的信任的同时,可以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加深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参考文献:
[1]付业勤. 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构成、机理与管控[D].华侨大学,2014.
[2]赵纳. 转基因水稻的网络媒介形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
[3]严燕群. 网络媒体报道中党政领导干部媒介形象研究[D].广西大学,201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