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6种化学杀菌剂对南丰蜜桔黑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参试的6种杀菌剂对南丰蜜桔黑斑病菌茵丝抑制效果差异很大,代森联的抑菌效果最佳,抑制中浓度(EC50)为2.680μg/ml;波尔多液的抑菌效果最弱,EC50为322.290μg/ml;其它四种杀菌剂恶唑菌铜、福美双、代森锰锌、丙森锌的EC50依次为3.270μg/ml、4.150μg/ml、19.930μg/ml、203.078μg/ml。
关键词:杀菌剂;南丰蜜桔黑斑病菌;毒力
1.2 方法
1.2.1干热灭菌玻璃器皿
将做好棉塞的试管、洗净干燥后的培养皿、容量瓶等玻璃仪器先用牛皮纸或报纸包好,放入干燥箱,关上箱门,接通电源,然后将温度调至165℃左右。当温度升至设定温度时开始计时(此期间要注意T变化,尽量使160℃≤T≤165℃,不能超过170℃),恒温1.5小时后可关闭电源。由于电热恒温干燥箱内温度很高,故不可立即打开箱门,须在箱门上写上注意事项,防止别人打开。温度降至室温时可打开,开箱前要先读温度计的数值。
1.2.2 制作PDA培养基
称取洗净削皮的马铃薯200克、17~20克琼脂、10~20克葡萄糖备用。马铃薯切成小块装入烧杯,琼脂剪碎装入烧杯,两烧杯分别加入500毫升蒸馏水并进行水浴加热。马铃薯煮烂时用干净的双层纱布进行过滤,滤液与溶解的琼脂混合,加入葡萄糖,混匀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毫升。将做好的培养基分装到试管或锥形瓶中,用牛皮纸包好,待湿热灭菌用[3]。
1.2.3 湿热灭菌
锅底先加水至环形管水平,放上铝锅,锅内摆放需灭菌的仪器(其中包括盛有培养基的试管及锥形瓶、装有蒸馏水的锥形瓶、洗净包好的酒杯等)。最好在上层覆盖一些报纸吸水,从而使仪器的包装纸尽量保持干燥。盖上锅盖,旋阀门时两手对称同时均匀用力,关上放气阀。温度升至108℃时打开放气阀,降到0℃时关上放气阀(重复此操作一次)。温度上升至121℃时开始计时,通过电源开关控制121℃≤T≤126℃,30分钟后关闭电源。当温度降低至0℃时打开放气阀,放完气即可开锅。不可等它完全冷却,否则很难打开。
1.2.4 6种供试杀菌剂对黑斑病菌的抑菌效果测定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4]测定6种药剂对南丰蜜桔黑斑病菌生长的抑制效果。每种杀菌剂各称取5克,用无菌水配制成0.1g/ml,依次取1ml药液加入到9ml灭菌水中摇匀后,分别量取1ml倒入培养皿(每皿中有9ml温度降至50℃左右的灭菌培养基),摇匀制成PDA[4] 含药平板培养基。每种杀菌剂稀释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10000000× (浓度分别为10000,1000,100,10,1,0.1μg/ml)6个浓度梯度,另设以不含药剂培养基为对照,每个浓度重复3次。在无菌条件下,将平板培养基的柑橘黑斑病菌用直径为7mm的打孔器取相同菌龄的菌饼,然后将菌饼用接种针接入带药的培养基中央,设不含药培养基为对照,在25℃的气候箱中培养,10天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菌落直径,计算药剂浓度对黑斑病菌生长的抑制率,求出毒力回归方程,计算药剂抑菌有效中浓度EC50。
生长抑制率=[(对照组菌丝净生长量-处理组菌丝净生长量)/对照组菌丝净生长量]×100%
1.2.5 数据统计
根据不同浓度的药剂处理对菌落的生长抑制结果(见表2),对表2进行一元回归统计分析,以浓度的对数值为x,以抑菌率的几率值为y值,得出表3的毒力回归方程,并求出EC50和各自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回归模型中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所以获得相关系数后应进行相关系数检验,确定显著水平与自由度后,查相关系数临界表,找到相应的相关系数临界值,若求得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于显著水平为0.01的相关系数临界值,一般认为回归方程是高度可信的;若大于显著水平为0.05的相关系数临界值,则认为回归方程是可信的;若小于显著水平为0.1的相关系数临界值则不可信,不能作为预测模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6种杀菌剂对柑橘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
从表2可知,6种杀菌剂在各浓度梯度下对黑斑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用最大浓度10000μg/ml处理时,80%代森锰锌、68.8%恶唑菌铜锰锌、70%代森联对黑斑病菌抑菌率高达100%; 80%波尔多液的抑菌率最低,为78.1%。
同时,随药剂浓度的降低,抑菌率呈下降趋势。以浓度从10000μg/ml稀释至10μg/ml为例, 70%甲基硫菌灵福美双抑菌效果变化最小,下降39.2个百分点,68.8%恶唑菌铜锰锌次之为40.2个百分点,70%代森联和80%代森锰锌分别为42.1个百分点和60.7个百分点,70%丙森锌的抑菌效果下降最明显,抑菌率下降了69.5个百分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