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工场地狭小的地方进行基坑开挖支护是土木工程中最复杂的技术领域之一,它不仅要保证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土体稳定,而且要严格限制周边的地层位移以确保环境安全。土钉支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用于土体开挖和边坡稳定的一种新的支护技术,由于土钉支护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所需场地较小、用料省、造价低的优点,故其已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此文以xx明星广场基坑设计为例,介绍了基坑支护设计的结构选型、土钉支护结构的设计、土钉支护体系稳定性验算(应用到36度法、条分法)以及施工监测等 。以期对同类型的基坑支护设计有所帮助。
关键词:土钉支护 36度法 施工监测
1.1 引言
土钉支护是指以土钉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边坡支护技术,它由密集的土钉群、被加固的原位土体、喷射混凝土面层、置于面层中的钢筋网和必要的防水系统组成。
土钉(soil nailing)是用来加固或同时锚固现场原位土体的细长杆件。通常采取土中钻孔、置入变形钢筋并沿孔全长注浆的方法做成。土钉依靠与之间的界面粘结力或摩擦力,在土体发生变形的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承受拉力作用给土体以约束加固或使其稳定。
1.2 土钉支护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土钉支护作为一种经济可靠、快速简便的挡土技术,已在我国高层建筑的深基坑开挖施工中得到愈来愈多的应用。90年代初北京在10m以内的基坑工程中应用插筋补强技术,此后土钉喷射混凝土技术用于深圳全安大厦,坑深8m,深圳民航大厦,坑深9.5~10m。最近几年发展较快,已经做到坑深十多米,最深为广州056工程,深18m。而且,后来还有了土钉与其他支护类型相结合的支护方式,如南京玄武湖隧道基坑工程中使用的桩—土钉复合支护,深圳长城盛世家园基坑工程的锚杆—土钉复合支护等。虽然我国在实践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国外相比,对土钉技术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许多土钉支护工程都是靠经验和工程类比并与一定的计算分析相结合,这很难满足工程实际的要求。这种情况急待改善。
1.3 本设计的主要目的
本设计拟对宁波冠华明星广场基坑进行设计,掌握基坑的一些基本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熟悉这个设计的过程,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宁波冠华明星广场基坑支护工程采用常规土钉支护结构。深基坑支护不仅要求确保边坡的稳定,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要求,以确保基坑周围的建筑物 、地下管线、道路等的安全。能够顺利的完成此设计一定会对我以后的工作带来积极的深刻的影响。
2 宁波冠华明星广场基坑支护设计任务书
2.1 设计项目
宁波冠华明星广场基坑支护工程
2.2 建设地点
浙江省宁波市。
2.3 设计基本资料
2.3.1 地层划分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按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将场地地层情况划分如下:
(1)、人工填土(Qml):广泛分布,揭露土性为人工杂填土,夹有较多的碎石及建筑垃圾,呈灰褐、棕褐色,土质松散,湿~饱和,厚度1.40~4.50m, 平均2.99m。场地北部填土表面覆有0.2~0.6混凝土板。
(2)、陆相冲洪积土层(Qal+pl):揭露土性主要为粘性土和粗砾砂两个亚层。
(2-1)、粘性土,局部为粉质粘土,呈灰白、砖红、棕黄等色,湿~饱和,可塑~硬塑态,层厚2.3~5.8m,平均3.52m。
(2-2)、粗砾砂,呈黄褐、橙红色,普遍分布,局部为砾砂,含有少量粘土,砾粒含量约占20~40%,主要成分为石英,次圆状。湿~饱和,松散~稍密状。厚度不均,层厚1.80~5.10m,平均2.64m。
根据勘察报告土工实验结果,与基坑支护相关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
土 层
天然重度γ(kN/m3)
凝聚力C(kPa)
内摩擦角
φ(°)
填 土
18.0
10
15
粘 性 土
18.5
22
15
砾 砂
17.0
0
22
残 积 土
18.5
20
20
(3)、残积土(Qel):粗粒花岗岩残积,呈黄白、橙黄色,主要成分为砾质粘土、山粘土与石英砂颗粒组成,湿,硬塑~坚硬态,层厚0.8~15.5m,平均7.05m。
(4)、粗粒花岗岩(γs3):略。
2.3.2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与基坑支护有关的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如下表所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