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设计针对设计的要求,结合我国当前的技术现状而设计出的一套生产BPO工艺流程。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为,对目前新工艺以碳酸氢铵、双氧水、苯甲酰氯为原料和旧工艺苯甲酰氯强碱氧化法生产BPO工艺做综述性介绍,然后通过比较两工艺的优缺点和使用情况,通过分析对比比较新工艺优于旧工艺,选择适合本设计工程概况的合成BPO新工艺。通过参考分析实验资料,对新工艺合成BPO的条件做出选择。
本设计主要是介绍该生产BPO的新工艺中的各个子系统的工艺过程和设备布置,它们分别是合成工序、分离工序、包装工序,并重点对合成工序和分离工序中的主要设备进行计算设计选型,并绘制车间布置图及反应釜图。最后对所设计工艺做出总结性分析,并作简单的工程概算和技术经济分析。
关键词: BPO,设备选型,工艺设计
1.1.2 BPO的影响
(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 ld50771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干燥状态下非常易燃,遇热、摩擦、震动或杂质污染均能引起爆炸性分解。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与强酸、强碱、硫化物、还原剂、聚和用助催化剂和促进剂如二甲基苯胺、胺、胺类或金属环烷酸盐接触会剧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
实验室监测方法:空气中样品用过滤器收集后,用乙醚洗脱,再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环境标准:美国车间卫生标准 5mg/m3。
(2)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过氧化苯甲酰是略带刺激性气味的白色粉末,在加热或受到摩擦时易产生爆炸,对人体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强烈刺激及致敏作用,在化工行业被广泛用作氧化剂,如用于石蜡的脱色。医药行业可将它作为角质溶解剂用于治疗痤疮的外用药,在提醒患者的注意事项中一栏标有“本品仅供外用”,“如果出现严重刺激反应立即停药”,“不得用于眼睛周围或粘膜处”,“对小鼠进行的研究试验报告表明,过氧化苯甲酰极有可能有致癌性,说明过氧化苯甲酰可能是促发因素”,“妊娠及哺乳妇女慎用”等字样。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和污染专家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动物食用625mg/kg过氧化苯甲酰的饲料后会出现不良症状[2]。
过多的苯甲酸会加重肝脏负担,严重时肝、肾会出现病理变化,生长和寿命都将受到影响;面粉中残留的未分解的过氧化苯甲酰,在面食加热制作过程中能产生苯自由基,进而会形成苯、苯酚、联苯,这些产物都有毒性,对健康有不良的影响;自由基氧化会加速人体衰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甚至诱发多种疾病。中国的国家标准中规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最大使用量为0.06g/kg.
(3) BPO的应急处理
①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惰性、潮湿的不燃材料混合吸收。
大量泄漏:用水润湿,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
②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末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③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
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遇大火切勿轻易接近。在物料附近失火,须用水保持容器冷却。
1.2 BPO国内外生产应用及市场前景
过氧化苯甲酰[3]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 用途比较广泛, 可作为乙烯、苯乙烯、丙烯酸、乙酸乙烯等系列高分子树脂聚合反应的引发剂, 聚醋制品加工中的固化剂, 硅橡胶或氟橡胶加工中的交联剂, 饲料工业中的抗氧防腐添加剂。在医药中用于配制成各种用于治疗座疮等皮肤病和慢性溃疡等疾病的外用剂。此外, 还可用于油脂精制、面粉增白、纤维脱色等。
国内目前过氧化苯甲酰的生产厂家有10余家, 其中有北京化工厂、北京京华食品添加剂公司、江苏武进县焦溪化工实验厂、安徽淮南市金岭化工厂、山东莱芜市合成化工厂、山东昌邑县面粉厂、广州高邦食品化学联合有限公司、天津东方化工厂、上海县中利化工厂等。估计国内过氧化苯甲酰的年产量约为1500 吨。
过氧化苯甲酰的工业品有粒状、粉状晶状三种,其市场价格分别为2.2万元/吨、3.0 万元/吨和3.6万元/吨。此外, 还有试剂级、医药级和食品级等几种产品。规格, 试剂级产品售价约为6.0万元/吨。国内市场标准级的过氧化苯甲酰产品可自给, 更高品级的产品每年还需从国外进口。
作为面粉氧化型的增白剂[4], 过氧化苯甲酰的应用最为普遍, 国家标准GB2760 一66规定的最大使用量为0.3g/kg 。其作用可使面粉的白度增加3~4度, 且白度更加稳定, 从而提高了面粉的等级和价格, 还可使面粉的熟化期从原来的10~20天缩短到1~2天, 大大缩短了面粉的库存期和周转期。但由于过氧化苯甲酰又是一种氧化剂, 在面粉中呈黄色的类胡萝卜素褪色的同时, 也会使部分维生素A、E、B1 受到破坏。与面粉作用后会产生分解产物苯甲酸, 虽能杀菌防霉, 但有一定的毒性, 不过只要在允许使用的范围内仍是安全的。因此, 在国内及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中, 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允许使用的面粉添加剂。如在美英等国允许添加50ppm, 日本允许的最大用量为300 ppm 。国内每年用作面粉添加剂的过氧化苯甲酰的消费量约为500吨左右。
过氧化苯甲酰是小麦粉专用添加剂,“面粉增白剂”是中国小麦粉行业对过氧化苯甲酰的俗称,而依据“面粉增白剂”的表面字意,而简单的认为过氧化苯甲酰在小麦粉中的作用就是增白,这种认识是不完全的。过氧化苯甲酰在小麦粉中作用不仅仅是增白,而且还有加速小麦粉后熟,抑制小麦粉的霉变,提高小麦的出粉率等作用。
① 过氧化苯甲酰对小麦粉的后熟作用。
小麦粉的后熟又称为熟化、成熟和陈化。新磨的小麦粉粘性大,缺乏弹性和韧性,不易用来做面点,特别是用来生产馒头和面包类食品会出现皮色暗、不起个、易塌陷收缩,而且组织不均匀,但是小麦粉经过一段时间的贮藏后,则上述缺点会得以改善,这种现象称为小麦粉的“后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