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内容摘要】宋神宗末、哲宗初高丽僧统义天入宋求法活动,是为宋、丽间文化交流的标志性事件。本文主要依据义天《大觉国师文集》所载,以探讨北宋神、哲两朝宋、高丽之间的海上交通情况,海商在宋、丽交往间的作用,以及围绕义天入宋求法而开展的佛教、文化交流等,并对义天与宋朝僧人、官员交游其情况进行了考证。
【关键词】宋朝 高丽 义天 文化交流
北宋时期,宋与高丽的政治、文化交往密切,至宋神宗初年,出于抗衡北方辽朝的考虑,着力招徕位于辽国侧后的高丽人,于是此前中断朝贡达四十馀年的高丽使人恢复来宋,而此时航海技术的进步,使宋、丽间海上往来频繁,故而带动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迅速发展。其中高丽僧统义天于宋神宗末、哲宗初入宋求法活动,即成为宋、丽间文化交流的标志性事件。义天有诗文集传世,名《大觉国师文集》(包括《外集》),其中有诗文百馀篇,乃属义天与宋朝天子、官员和僧人的往来诗文,成为研究宋、丽间海上交通及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故本文拟主要依据《高丽大觉国师文集》,并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对北宋神、哲两朝宋、高丽之间的海上交通情况,海商在宋、丽交往间的作用,以及围绕义天入宋求法而开展的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等作一探索,以求正于方家。
一 高丽僧统义天入宋求法
义天(1055-1101)为高丽国文宗第四子,高丽宣宗之弟,俗姓王,名煦,字义天,后因“避宋哲宗讳,以字行”。因高丽风俗“崇尚释教”,家家有人出家以祈福,“虽王子弟亦常一人为僧”。故义天少年出家为僧,居灵通寺修行。义天“性聪慧嗜学,始业《华严》,便通五教;旁涉儒术,莫不精识,号祐世僧统”。因其“才行俱优,名重辽、宋”,故卒后追赠“大觉国师”之号。
宋神宗时宋、高丽恢复外交交往后,两国间人员往返增多,互通消息较前便捷。故当时宋浙江高僧“晋水净源法师,以慧行为学者师”,义天闻知,便“托舶商致书以修礼”。净源知义天“非常人,即复书相招”,使本“有志如宋问道”的义天“欲往滋甚”,但数请于国王而不获准。为此,义天于宋元丰八年(1085)四月庚午夜,“率弟子寿介,微服至贞州,寓商客船发”。高丽宣宗闻讯,即“遣官僚与弟子乐真、慧宣、道邻从之”。五月甲午至宋密州上岸。宋知密州“迎劳,
北宋时期,因契丹(辽)立国北方,使往来宋、丽之间必须依靠海船交通。宋去高丽的港口主要为山东登州、密州与浙江明州。北宋前期多在山东登州,宋神宗以后,因高丽来使欲远避辽人,且高丽使臣便于运河通行之利,所以多往还于明州。由于海道“弥漫汪洋,洲屿险阻,遇黑风,舟触礁辄败”;而“舟南北行,遇顺风则历险如夷,至不数日”。因此,往来于宋、丽间的使船多有倾覆者,据《宋史·高丽传》载,北宋前期如:建隆四年(963)九月,“遣使时赞等来贡,涉海,值大风,船破,溺死者七十余人,赞仅免”;淳化四年(993),宋使臣自高丽回国,高丽国王“遣使元证衍送之,证衍至安香浦口,值风损船,溺所赍物”;天禧三年(1019)九月,“高丽进奉使礼宾卿崔元信至秦王水口,遭风覆舟,漂失贡物”。至宋神宗以后,因当时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使宋、丽间人员往来更为安全,故少见往来海上使臣覆舟之记载。此对宋、丽间的文化交流开展甚有影响。
史载,去高丽舟船一般于夏季中自明州入海,以利用西南季风,而自高丽还者则多选于十一月,以利用东北季风。如宋徽宗宣和年间奉使高丽的徐兢一行,其“去日以南风,归日以北风。初发明州,以其年五月二十八日放洋,得顺风,至六月六日即达(高丽)群山岛。及回程,以七月十三日发顺天馆”,然因遇风暴停泊,直至八月二十七日始抵达明州定海县(今浙江镇海),“凡海道四十二日云”。《宋史·高丽传》亦云“自明州定海遇便风,三日入洋,又五日抵墨山,入其境”,再行“七日至礼成江”,“又三日抵岸”。当然此为宋朝使臣所乘、称之为“神舟”的大海船渡海所需时日,而船体小于“神舟”的商船,其航海往来所费时日应稍多。如上所述,义天入宋,于宋元丰八年四月庚午(七日)夜自高丽贞州“寓商客船发”,五月甲午(十二日)至宋密州板桥镇上岸。自山东至高丽之航路要短于自浙江明州至高丽者,而义天却历时三十五日,此固然与季风不顺有关,同时亦与商船航速较慢相关。但相对此前,其航海需时已减少颇多,从而使宋、丽间的人员和物资运送更为便捷,海上贸易活动亦更趋活跃。同时,从文献记载上看,这些海商还往往充当宋、丽政府交往的信使。如《宋史·罗拯传》称罗拯任福建转运使时,“泉商黄谨(亦写作“黄慎”、“黄真”)往高丽,馆之礼宾省”。而《高丽传》云“熙宁二年(1069),其国(高丽)礼宾省移牒福建转运使罗拯云:‘本朝商人黄真、洪万来称,运使奉密旨,令招接通好。奉国王旨意,形于部述。……今以公状附真、万西还,俟得报音,即备礼朝贡。’”又如《长编》卷二六一熙宁八年三月,“江淮发运司罗拯言:泉州商人傅旋持高丽礼宾省帖,乞借乐艺等人”。因此,在宋、丽间文化交流中,频繁往来于两岸的海商发挥着甚为重要且无可替代的作用。此亦可从义天《文集》及《外集》之相关记载得以充分揭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