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论传统居民建筑的文化意蕴 - 论文期刊发布网站
专业权威的论文发表期刊网,职称论文发表,医学论文,医学期刊,医学论文发表,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论文
论文指导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医学论文 建筑论文 社科论文 艺术论文 理学论文 管理论文 政治论文 教育论文 其它论文
期刊
期刊指导 经济期刊 科技期刊 医学期刊 建筑期刊 交通期刊 电力期刊 机械化工 学报期刊 文艺期刊 农业期刊 计算机 社科期刊 教育期刊


【艺术论文】论传统居民建筑的文化意蕴

发布:论文易网2015-12-27 23:19分类: 艺术论文 标签: 文化底蕴 建筑文化学 建筑文化底蕴 传统居民文化 传统居民建筑 文化论文

摘要:传统民居是民众居住的场所,民众在长期实施建筑民居时,形成了丰富的民俗事象,如看风水、坐南朝北、上梁等。这些民俗事象蕴含着民众“天人合一”,力求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和尊卑有序封建伦理秩序观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民居;建筑;天人合一;尊卑

 

古往今来,劳动人民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了独特的建筑文化,民居是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居建筑凝聚着民众的生存智慧和创造本能。探寻传统民居建筑不难发现,它蕴含着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哲学理念,是民众力求与自然、社会和谐的生动体现,形象地表现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底蕴。

 

一、 民居建筑的民俗事象

 

(一)坐北朝南,前开窗  

中国传统民居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坐北朝南,开前窗。不论是北京四合院,还是中原民居,还是黄土高原窑洞,都是如此。这一明显特点的形成有自然环境的影响,向南开的民宅有利于采光,同样,开前窗可以使得房屋冬暖夏凉,更适合居住。

 (二)看风水,选房址   

“中国建筑民俗讲求风水。‘风水’又称‘堪舆’,是相地、相墓之术。人类对居住环境的选择,最初是为生存的需要,带有很强的现实性原则,多少包含一些感性经验的积极成分。但是后来,受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等说的影响,人们把天体运行,宅地方位与人事相对应,认为地理环境,山川形势,与人的吉凶祸福,乃至子孙的命运前程有关,使风水理论带上了很强的神秘色彩。”[1](p77)所以,在民间,无论是建造生宅还是选阴宅地址,都会请地理先生先看风水。并且,这种习俗在建筑中一直都有不小的影响。

   (三)上梁,搭梁 

 传统民居的建筑过程中,上梁、搭梁有一系列的民俗仪式。如中原地区上梁时,往往在宅前放鞭炮,撒带红点的馒头,糖果等,以象征吉庆。主持建房的匠人一边喊“喜呀!”一边指挥众人拉梁,甚是热闹。并且在堂屋正中央还挂上红布,红布上写着吉星高照等寓意吉祥的文字。同时,亲朋好友带上猪肉等礼品前去祝贺,中午,主家要宴请宾客,大吃大喝一顿,表示房屋即将建成。

民居建筑民俗事象丰富多彩,是民众在长期建房过程中沿袭形成的,每一种民俗事象都蕴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值得我们探讨。

 

二、民居建筑的文化意蕴

 

(一)“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

    中国古代文明是从我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孕育出来的,中国人对自然充满着依赖、敬畏与崇拜。正是这种依赖、敬畏与崇拜,使得古代中国产生了崇尚自然、接近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中国古代哲学中,“天”指大自然,“天道”即为自然规律,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齐物论》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德充符》曰:“万物一体”。西晋著名道士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释滞》中谈到:“以芳林为台榭,峻岫为楼房,翠兰为床,绿叶为帏幕。”“天人合一”就是把天地人看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将天、地、人放在一个统一的整体位置来看待,强调它们的统一性。注重天人合一是在处理天人关系时应该对两者进行调整,以使两者达到和谐统一。这种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关系认识的思想观念, 对中国民居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建筑不同于西方建筑,它坚持一种人与自然亲和,人与自然共融的理念。这种理念在岭南传统民居体现得尤为充分。岭南民居延承了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居住模式,由于当地气候炎热潮湿,人口密度大,过大的院子不适合,民居的形式主要是四周的房屋被连结在一起,中间围成一个小天井,所以也称为“天井院”住宅。天井住宅从平面到结构将建筑相互联成一体,既保持了四合院住宅内部环境私密与安静的优点,不仅节约了用地,而且加强了结构的整体性。天井院内一般有一口水井,最初,小院可能为水井而设,后来,小院不管有水井还是没水井,都被叫做天井。“天井”的原意是“露天的水井”[2](p11),让井口直接朝向天空。朝向天的好处是使水井能够接受天上的阳光和甘露,同时散发掉井中的霉气。这种“天”和“井”的循环交替使天井里的水冬暖夏凉、健康、卫生。建筑的天井除了继承了露天水井的优点外,还增加了一些其他重要的功能。例如天井所占地面积较小,而且有较高高度,所以底部日照时间就会相对较短,外面的风就不容易吹到底部,因此天井下部的温湿度就相对稳定。另外,由于天井上部的口不加顶盖,天井上部就成为风的出口和风的口。这就造就了岭南传统民居建筑天井的通风功能。除此之外,天井还有集雨、排水、换气、玩耍、观赏、聊天、看天、祭天等精神生活功能,天井院与自然得到了和谐的统一,是“天人合一”理念地体现。

【艺术论文】论传统居民建筑的文化意蕴

温馨提示如有转载或引用以上内容之必要,敬请将本文链接作为出处标注,谢谢合作!

已有 0/1704 人参与

发表评论:


更多论文期刊推荐



欢迎使用手机扫描访问本站,还可以关注微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