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加速折旧法也可以称之为递减折旧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限中最初几年提取较多的折旧,在最后几年中提取较少的折旧,这样折旧费用就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当加速折旧法使折旧费用呈递减的状态时,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就呈递增的状态。这种呈现状态可以使企业缓减资金紧张的问题,从这个层面上讲可以鼓励企业的发展。本文通过介绍加速折旧法的运用,分析对企业某些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加速折旧法 固定资产 所有税 利润
加速折旧法其计算的主要依据是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估计有效寿命和估计残值。它包括几种具体方法,每一种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反应着不同的折旧规律。对于企业来说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能给企业在某些方面带来效益。
一、 加速折旧法的常用方法
(一) 双倍余额递减法
这种方法是用平均年限法折旧率的2倍作为固定资产折旧率去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计提的折旧额,最后一年的折旧额为净值减残值,当年折旧额低于平均年限法计算的年折旧额时可按平均年限法计提。
为了简化合核算,一般规定,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其计算基本公式为: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初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若设固定资产原值为A,预计可使用年限为X,残值为K,则年折旧率为c=2÷X,第n年应提取的折旧额=[A(1-c)n1c],第n年净值=A(1-c)n (不含到期的 前两年),到期前两年内德折旧额=[A(1-c)×2K]/2。
(二) 年数总和法
这种方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递减的折旧率计算折旧,递减的折旧率以固定资产尚可折旧的年限为分子,折旧年限的年序之和为分母。其计算基本公式为:
各年折旧率=各年的尚可折旧年数/各年的可折旧年数之和
或=折旧年限-已这就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若设固定资产原值为A,预计可使用年限为X,残值为K。
二、加速折旧法更好的体现了折旧的实质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它在生产过程中长期使用但不会改变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和其他物质资料。固定资产折旧由于损耗而将其中一部分的价值逐步转移到产品本身的成本或商品流通费中去得过程。其实质就是把所有者投资于固定资产上的支出合理的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由生产出来的产品或经营的商品来负担的过程。
固定资产折旧法就是解决如何进行分摊的问题。分摊方法就是按照固定资产价值转移的固有特点和规律,来公平的、合理的进行分摊。这样达到实现转移价值的方法。那它又有何特点和规律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以下精辟论述:
(一)关于折旧费的性质
“机器不创造价值,但它把自身所创造的价值转移到它所生产的产品上去,它是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这一论述表明,折旧费是产品价值的一部分,是旧价值的转移。
(二)关于固定资产转移特点和规律
“劳动资料如机器,是在同一个生产过程的反复中不断地重新发挥作用的,因而它的价值也是一部分一部分的转移到产品中去得。机器总是全部地进入劳动过程,始终只是部分的价值增值过程。它加进去的价值,决不会大于它由于磨损而平均丧失的价值。机器出了有形损耗外,还有所谓的无形损耗,只要同样结构的机器能够更便宜的再生产出来,或者出现更好地机器同原有的机器相竞争,原有机器的交换价值就会受到损失。”这点论述,明确了折旧和折旧方法的选择。
(三)关于折旧费用的补偿特点与规律
“投资在固定资本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的价值,这个价值是由资本家一次投入流通的;但它只是涌过固体资本一部分一部分地加进商品的价值部分实现,而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地再从流通中取出的。”这论述表明了,折旧费是从产品销售的收入中获得补偿,并且每次只能补偿“一部分”。
因此,固定资产的价值转移至少具有以下特点和规律:固定资产价值转移具有渐进性,且转移速度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小。而加速折旧法恰恰体现了这一规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