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毕业生就业关系到学生本人和学校的切身利益,怎么样才能提高毕业生就业的质量,是每个高职院校必须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内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各类职工大学、普通高校等相继开办了高等职业教育,为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了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振兴地方经济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很多原因,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因此,加强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是摆在每个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研究
随着国家初等教育的义务化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大大增加,但社会的有效需求岗位没有明显的增加,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会越来越严峻,特别是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这一问题因该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给毕业生一点希望,给社会一个承诺。下面将分析一下这个原因以及探索一下解决方案。
1高职毕业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
1.1自高校扩招之后,就业难度显著加大
2003年实行高校扩招后,应届毕业生猛增到了212万人,其中高职毕业生增加到147万人。人数的增多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去竞争同一个岗位,那么可想而知,应聘上的机会比以前减少了很多。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就业的难度成正比,竞争越激烈,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越大,自然心理压力也增大,给高职生一定程度的考验。这样一来,虽说高校扩招给每个想继续求学的学生充分的机会,但是这种局面促使高职生已不再像之前那么含金量高了。招聘单位必然会提高相应的岗位要求,某种程度上导致高职生高不成低不就的,面临着比较尴尬的位置,这样不仅就业机会压抑着高职生,社会的压力也考验着高职生。他们的未来何去何从值得探究。
1.2我国加入WTO后高职生就业机会大大增加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阴暗的一面必有阳光的一面,每年剧增的高职毕业生人数让他们的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正逢这个时期,我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后提供给高职毕业生的机会瞬间增多。一系列金融贸易,进出口贸易、销售,小语种等等给高职生全新的平台,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某中国程度上让高职毕业生看到了希望。在本地找不工作可以到沿海的地方去发展,这一想法在很多高职生脑海中逐渐形成。随着英语在中国队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岗位需英语流利,翻译技巧高的人才,无形之中促进高职生努力学好英语后朝着心仪已久的岗位前进。因此我国加入WTO虽面临多种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对中国高职毕业生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来展示自己,演绎自己。以前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稍微降低。因此加入世贸组织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1.3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促使传统的就业观念发生改变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贸易频繁增多,年轻人有很多就业的机会,在一个岗位上做的不足,可以跳到另一个岗位,或者转行。传统的在一个岗位上做一辈子已逐渐不存在。人们之前的就业观念也随着世界的进步在不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一个转型时期,社会在向前不断进步,需要的特殊人才不断增多,提供的就业岗位丰富多彩,给予高职毕业生前所未有的就业机会,那么他们选择的机会也自然增多,靠手艺靠专业吃饭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社会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着毕业生就业方向的转型,这两者的步伐是一致的。社会的转型,不确定,意味着发展是动态的不可停止的,正如高职生年轻的生命力一样,不确定不定型才意味着有更好的方向,更好的未来,更灿烂的青春。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方位的指导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之路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校培养人才需要紧密和市场的需求相结合,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化培养高端人才。在这个过程中,高职辅导员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虽不传授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给高职毕业生,但是对高职毕业生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细心照顾指导,在残酷的就业现实面前他们给高职生鼓劲加油,时刻提醒自己的学生要加强职业意识,明白社会的需要,让学生明白相关的就业政策,灌输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全心全意服务于高职生的就业,让信心不足的学生积极就业,显著的提高了高职生的就业率。下面针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模式,提出相关方案。
2.1高职辅导员抓好入学思想教育,让学生入校即做好未来职业规划
经过辛苦的高考后一批没有上本科的学生选择就读了高职高专,此时相比其他上本科的同龄学生而言,这批高职高专生在心理上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心生自卑,在这个关键时刻,高职辅导员在心理疏通方面需要做足工作,思想上要让他们明白“条条道路通罗马”,对于年轻人而言一时的失败算不了什么,年轻没有失败。教导学生在高职学习生涯中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态度,明白在大学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新生入学阶段的指导工作中,除了对即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做预热,同时还要对学生所选择的专业进行前景介绍,该专业在社会的需求程度,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等等都需要向学生提前灌输,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之前的自卑心理,同时坚强了学好自己专业知识的动力。同时可以定期为学生安排专业课讲座,聘请具有权威的讲师来给学生做就业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充满信心,从而对三年的高职生活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安排。
2.2为高职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对高职毕业生而言,专业课固然重要,但面临毕业的时刻也面临着找工作的巨大现实问题,此时学校应开设必要的就业指导课程,为学生在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上提前上好一课。以“两课”和“职业道德和创业就业领导课”为依据,提供就业方向探索的讲座为辅助,全方位的给高职毕业生一个信息全面且信心满满的未来。一堂就业指导课带给人的不仅是课堂过程中的激动,而是在进行职业领导专题讲解之后,学生能对这过程中所十涉及的“专业发展前景、实践技巧必备、自身素质提升、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与面试技巧、个人形象与礼仪”等内容真正消化理解,在自己面试的过程中衣着与谈吐优雅得体,求职的过程中表现的大方而不自大。自身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必须且漫长的过程,它不是个人的故意做作,而是素质到达一定程度后的自然流露,在企业面试的过程中高职生如果做得得体将给招聘者一个良好的印象。同时就业指导课必须指导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念,一毕业不求高新轻松的工作,而是从最基层的做起,从最底层做起,任高职的领导当初毕业也是从基层做起的,凡事都有一个过程,不能好高骛远,妄想一步登天。指导学生在社会上为人处世的道理,如何面对自己的上司,自己的同事,合理的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一门深的学问,要知道,会说话将少奋斗20年的道理。指导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当自己的知识匮乏不足时需积极努力的充电,跟上时代的步伐,补充新的知识。择业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强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才能更有助于高职毕业生摆正心态寻找自己合适的岗位,年轻人在自己擅长的岗位上将发挥极大的热情和动力来展现自己。
3结语
有了国家政策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高职毕业生就业道路将会越来越宽敞,当然毕业生自我能力的培养、自我知识的更新、自我定位的准确以及自我期望的踏实也是相当重要的,只要毕业生本人将外部条件和自我条件结合好了,高职人的明天将会十分美好。
参考文献:
[1]夏正江.《对话人生与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4)
[2]张有全.《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研究》[D].社会科学战线,2006(09)
[3]刘宝昌.《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0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