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R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分布 由表见,新生儿及中老年人ADR发生率较高,表现为,新生儿ADR发生率为9.40%,41-50岁年龄段发生率为23.08%,>50岁ADR发生率为48.72%。年龄是药物作用于机体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婴幼儿的各种器官发育不够完全,对药物的敏感性高,药物代谢速度慢,肾脏排泄功能差,且药物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常常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对中枢抑制药、影响水钠代谢及酸碱平衡的药物较为敏感。老年人由于脏器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退化,药物代谢速度较慢,容易在体内产生药物堆积,影响其他组织的正常吸收,比较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而人到中年后,各脏器的功能也开始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所以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建议:根据治疗对象的个体差异、年龄差异、生理特点而研究合理的给药方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更好达到医疗效果。
ADR的发生率与患者性别分布 由表1可见,我院男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女性为高,这主要是因为,我院上报的不良反应当中,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不良反应发生症状的比例较高,根据查阅的资料显示,对于药物性皮炎,男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女性为高【3】,。所以在男性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性皮炎的发生,规定应先做皮试的药物就必须先做皮试实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积极的治疗效果。
ADR的发生与药物相关因素的关系 由于药物的性质、选择性、剂量、剂型、附加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药物之间ADR的发生率不同。抗生素是临床应用广泛、使用量较大、使用率较高的一类药物,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有的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这与抗生素临床使用量大,使用范围广有关,而且临床上经常存在抗生素滥用和多种抗生素联用的现象,小小的感染便给予采用广谱类抗生素进行治疗,久而久之,使机体容易产生耐药性,这也是导致抗生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原因。由表3可见,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其他抗生素高,其原因除了药物本身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自身因素以外,还与我院临床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倾向于使用者两类药物有关。
建议:用药前要详细询问用药史,使用抗生素前必须做过过敏实验,并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范使用。
下载说明:(点击下图免费浏览下载该医学论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