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除了应具有学术论文的一般特征外,又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受导性:所谓受导性,是指毕业论文的写作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具体的指导和引领。
作为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次作业,毕业论文写作前,需要确定指导教师,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选题,在教师指导下了解参考文献,制定调查线索,进而由教师审定论文提纲,解答疑难问题,指出初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等等。当然,教师的任务是提示和引导,而不是代替学生写作,在写作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我创造精神,左右寻思、上下探求,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圆满的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
2.习作性:所谓习作性,是指毕业论文本质上属于一次分量较重的作业,带有明显的教育目的性和学业规定性。
没有论文成绩,就不能毕业,或者没有相应学位,想而易见,专业知识和毕业论文是有内在联系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素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打下基础,做好准备,而不是要求论文本身去完成某种现实任务,也不要求论文达到发表水平。当然,能达到发表水平,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毕业论文实质上是在校期间的一种演练,一份工作,并不是正规的学术论文。当然,它必须按照正规的学术论文特征和价值功能去对待和要求。
3.考核性:毕业论文的考核、检查用意十分明显,毕业论文的目的和用意不是为了公诸于世,而是为了考核,取得成绩,如果按行业标准进行问题分类,毕业论文应当纳入教育类问题。毕业论文在整体的质量、水平上不能按正规的学术论文要求,而是按专业教育的标准要求,而且要求划分出等级差别,因为学生在学习阶段的学术水平自然不能和专家学者相提并论。
正规的学术论文是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研究,记载表达研究成果的文章,一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毕业论文由在校学生完成,由于受更方面条件制约,学术水平一般相对较低,立意的深度、涉及的广度和切入的力度都是有限的。当然,也有些毕业论文和博士后毕业论文,但毕竟是少数,毕业论文最后的结果就是评定出作者的成绩。正式从考核的意义上着眼出发,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自己的论文,一般不允许几个人合作一篇论文的现象出现。
4.专业性:毕业论文的课题一般属于某一专业领域,在写作过程中,无论是确定题目、选取材料,还是语言表达等都有明显的专业性,学生要在专业领域中有一定的专业意识,了解专业发展情况,准确运用本专业特有的研究方法、概念术语等,写出带有专业特色的学术见解。
发表评论: